学术空间

  • 宣讲题目:从校园到未来,拥抱变化,突破自我主讲嘉宾:钟信旺宣讲时间:2025年6月13日(周三)16:30宣讲地点:新区和昌楼思齐讲堂嘉宾简介:钟信旺,2017届新闻学专业校友,曾任仰恩大学红城文学社记者团团长、红城文学社副社长。先后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福建记者站、东南舆情数据中心、北京中青华云等单位实习、就业,现为东南舆情数据中心政务事业部总监、高级舆情分析师,主导参与中央相关部委、省级、市级政府部门及高校舆情保障工作,多份报告获得批示,有丰富的政务舆情服务与管理经验,并参与《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实务教程》教材编写工作。
  • 宣讲题目:如何面对新兴权利主讲嘉宾:钟惠芸宣讲时间:2025年5月28日(周三)15:20宣讲地点:新区和昌楼思齐惟勤讲堂嘉宾简介:钟惠芸,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,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,教授,研究方向为国别与区域研究。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,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,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,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博士项目1项、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重点项目、福建省科技协会一般项目1项和“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(商务英语)”教改课题1项,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核心9篇,出版专著3部,教材1部。
  • 宣讲题目:“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实践”主讲嘉宾:钟惠芸宣讲时间:2025年5月23日(周五)15:20宣讲地点:新区和昌楼思齐讲堂嘉宾简介:钟惠芸,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,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,教授,研究方向为国别与区域研究。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,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,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,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博士项目1项、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重点项目、福建省科技协会一般项目1项和“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(商务英语)”教改课题1项,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核心9篇,出版专著3部,教材1部。
  • 宣讲题目:财会专业与职业认知成长主讲嘉宾:刘宗河宣讲时间:2025年5月14日(周三)15:00宣讲地点:旧区和昌楼乐之讲堂嘉宾简介:刘宗河,2012届会计专业校友。国际注册会计师、中级经济师。惠信股份高级合伙人、猎财猫创始人、账小圣CEO。福建省青创导师、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、泉州市创业导师、火炬创业导师。个人主要专长及研究领域有财税合规规划、股权架构设计、合伙人模式设计、平台化股权及薪酬体系设计等,有十余年财税、投融资工作经验,熟悉国家财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。长期从事财税合规、股权架构、融资辅导、跨境合规等高端财税资本服务,曾辅导多家企业挂牌海峡股权交易所、新三板,主导省、市、县多个国有企业重组及混改项目。在校期间曾创办仰恩大学“风云创业”创业,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校园创业团队之一。
  • 宣讲题目:在大学如何规划自己的梦想主讲嘉宾:吴仁宣讲时间:2025年5月9日(周五)16:00宣讲地点:旧区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嘉宾简介:吴仁,2014届市场营销专业校友,现任泉州美尚园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。她所创立的雕塑品牌,凭借以艺术传递爱与美的核心理念,在业界声名远扬。其作品广泛分布于国内外多个标志性场景,已然成为城市景观与公共艺术领域的领军者。在校期间,吴仁便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,总是提前做好规划。2013年,尚处于大三的她,便主动前往上市公司进行销售岗位的历练。此后,她怀揣着无畏的勇气,毅然迈出创业的关键一步,成功创立泉州美尚园艺有限公司。自公司成立以来,打造了一系列经典项目案例,作品足迹遍布全国。其中涵盖北京世园会、天津世界智能大会、亚运会、成都花展、深圳花展以及长沙烈士公园等景观雕塑的打造。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收获极高赞誉,还成功打入迪拜等国际市场,让中国的艺术产品走向世界舞台。
  • 宣讲题目:《叶问》《叶问2》中的翻译官:翻译暴力刍议主讲嘉宾:侯国金宣讲时间:2025年5月8日(周四)16:20宣讲地点:新区和昌楼惟勤讲堂嘉宾简介:侯国金,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,博士。历任四川外国语大学三级教授和华侨大学的二级教授、研究员、复旦大学博士后、《外国语文》副主编、《英语研究》编委。主持教育部和国家社科项目各两项。获省级科研三等奖三次,二等奖一次。出版诗集/译著5部,专著和编著15部,发表论文百篇。社会兼职及荣誉:“世界汉语修辞学会”秘书长,“重庆市名师、泉州市高级人才、鹭江讲坛报告人、福建省高级人才”,多家国内外杂志审稿人,福建省高级职称评委,教育部和国家社科项目评委,《翻译中国》编委。研究方向为语用学(及其界面研究:语用翻译学、语用修辞学、认知语用学)。
  • 4月28日下午,管理学院在仰恩大学旧区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仰恩大讲堂第五十八讲,全院师生共同聆听李国定教授带来的“南极与南极考察”主题讲座。图1李国定教授讲座中,李国定教授围绕南极概况、南极考察站、科考任务、旅行历程、任职工作五个维度展开分享。他以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图片,在介绍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、极端的气候特征同时,生动讲述了我国在南极建站的艰苦历程、科学研究背后的艰辛和辉煌成就,使师生对我国“南极人”产生崇高的敬意。在讲述科考任务时,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极地冰川学、海洋学、地质学、生物生态学、大气科学、日地物理学等领域获得一些重要的科学新发现,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,为人类认知极地做出了积极贡献。教授还应用自身的履职工作进行极地航海保障调研与研究,取得丰硕成果。在分享“清洁”南极的精彩图片的同时使学生们深刻领悟到环保的重要性。图2讲座现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,也激发了大家对极地科学的浓厚兴趣。讲座结束后,不少同学表示,通过此次讲座,对南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,也深刻感悟到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,激励同学们爱国、求实 创新、拼搏。未来,仰恩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学术活动,为师
  •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前人文化理论、拓宽文学视野,4月23号下午,人文学院特邀洪树华教授于新区和昌楼海纳讲堂为学子带来《王渔洋对前人理论的接受与其知识素养构成》主题讲座。讲座现场讲座伊始,洪树华教授深入剖析了王渔洋的诗文作品,其在诗话、著作、笔记中高达63次引用前人论述,足见对前人诗文理论的接受范围广泛。并且,王渔洋所引用内容涵盖陆机《文赋》、钟嵘《诗品》、严羽《沧浪诗话》等诸多经典文献,对传统理论熟练程度较高。同时,洪树华教授指出王渔洋还具备佛禅文化知识素养。王渔洋大量使用佛禅用语,如其所谓的“含登案”就是以禅论诗。除此之外,王渔洋还对书画艺术颇有心得,他把论书、论画、论诗三者结合在一起,从而得出书、画与诗相通的道理。但他并非简单照搬,而是在深入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,进行创新与发展,使其为己所用。本次讲座思路清晰、结构严谨,不仅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和体会前人的诗文理论,还拓展了文化素养与艺术审美的视野,使大家认识到深入研读经典是文学创作与人文素养积累的重要路径。(朱虹雨 陆泽铖/文,罗维佳/图)
  • 为深入解析当下新兴的微短剧现象及其文化内涵,4月23日下午,人文学院在普照楼231A举办题为“坚硬的假定性——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微短剧研究”的主题讲座。本次主题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牛鸿英教授主讲,由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岳秀文主持。讲座现场牛鸿英教授从微短剧的文化逻辑、艺术叙事、情绪势能以及经济效益四个维度展开讲解。并指出,微短剧已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,全民创作的视听时代已经到来。她通过微短剧《家里家外》的复杂叙事,说明微短剧满足了社会情感需求,引发了社会价值观的共鸣。面对微短剧在当下社会的争议,她认为不该因其制作粗糙而否定其价值。微短剧为边缘群体提供了表达机会,推动了情感势能的积累。同时,微短剧还通过创新形式,如竖屏美学和沉浸交互,正在改变数字经济,成为连接文化消费和实体产业的新桥梁。最后牛鸿英教授强调,微短剧是社会情感的窗口和文化创新的试验场。在认可其赋予边缘人群话语权的同时,也要警惕微短剧过度商业化的危机。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对新兴文艺形态的认知,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微短剧的兴趣,还增强了同学们在生活中对边缘人群的关注度。(翁欣莹/文
  • 宣讲题目:南极考察报告主讲嘉宾:李国定宣讲时间:2025年4月28日(周一)16:00宣讲地点:旧区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嘉宾简介:李国定,仰恩大学教授。硕导,远洋船长。本硕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(1983、1990),研究方向:交通运输工程。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教学、科研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。主持部局和市级课题六项,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三项,曾获省部级和市级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以上三项。编著教材和工具书四部,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。是核心期刊论文评审专家、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评估专家,参与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,主持编写的《北极航行指南(东北航道)》入选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重点出版物。
  • 宣讲题目:王渔洋对前人理论的接受与其知识素养构成主讲嘉宾:洪树华宣讲时间:2025年4月23日(周三)16:00宣讲地点:新区和昌楼海纳讲堂嘉宾简介:洪树华,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,博士,曾任山东大学教授,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。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、中国诗学、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。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,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。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,出版学术专著3部,参著1部。
  • 宣讲题目:坚硬的假定性——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微短剧研究主讲嘉宾:牛鸿英宣讲时间:2025年4月23日(周三)14:30宣讲地点:仰恩大学普照楼231A嘉宾简介:牛鸿英,教授,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,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,剧审查组专家,主要从事影视戏剧和数字人文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。出版专著《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史》、《灾难景观的神话书写,好莱坞电影的文化解读》等,主编教材《视听语言》、《影视鉴赏新编》等,发表论文70余篇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教育部课题1项,其它省部级课程多项,2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
  • 4月16日下午,由工程技术学院主办的第54讲仰恩大讲堂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美国(杭州)Pegasus Power Energy有限公司CEO兼技术总监、锂电池领域国际权威专家陈嘉骏博士,带来题为《AI赋能的全生命周期先进电池健康管理》的精彩分享。学院近两百名师生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。讲座现场本次讲座中,陈嘉骏博士以“AI赋能全生命周期电池健康管理”为核心,系统解析了锂电池技术的核心挑战与突破方向。他提出,电池健康管理的本质是“材料-设计-制造-管理”的跨尺度协同优化,并通过三个维度展开论述:一是材料创新,从二维层状结构到三维隧道结构的突破;二是AI驱动的电池健康管理(PHM)体系,针对电池容量再生、非线性衰退等痛点,团队开发了多模态AI融合模型,三是全链条技术闭环,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。他特别强调,AI不仅是工具,更是重塑电池设计范式的底层逻辑——“未来的电池将从‘经验试错’转向‘数据驱动’,而AI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。”陈嘉骏博士为参会师生现场答疑在互动环节,陈嘉骏博士寄语现场师生:“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本质是跨界融合能力的竞争
  • 宣讲题目:AI赋能的全生命周期先进电池健康管理主讲嘉宾:陈嘉骏宣讲时间:2025年4月16日(周三)15:00宣讲地点:新区和昌教学楼博雅讲堂嘉宾简介:美国(杭州)Pegasus Power Energy有限公司CEO兼技术总监,纽约州立大学材料化学博士,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,杭州“百人计划”领军人才。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承担多项省部级项目及政府新能源科技项目转化,包括“国际创新工艺低成本无污染高性能锂电池”项目、“高性能电池健康状态快速检测(人工智能寿命预测)及梯次利用”项目、“动力电池系统 BMS 及建模”等项目。